来自网络: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维吾尔语称"皮特尔曼达",意为死面包子。这种包子的皮不用发面,而是用温盐水和面而成,面皮擀得很薄,几乎可以透亮。肉馅主要用羊肉丁、羊尾油丁、洋葱未、孜然粉、胡椒粉、精盐和少量的水搅拌而成。包好的包子在笼里蒸20多分钟即熟。这种包子皮薄肉嫩油多,伴有洋葱的香甜味,非常可口。薄皮包子除了单独食用外,还常和抓饭在一起食用,即在抓饭上放几个薄皮包子,这是维吾尔族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饭。 ![]() 烤包子维吾尔语称"沙木萨"。烤包子是在馕坑里烤的。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子,皮子要擀得很薄,做成方形包子。馅用羊肉丁、羊尾油丁、洋葱、孜然粉、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。把包好的包子贴在馕坑里,十几分钟即熟。烤包子色泽黄亮,肉嫩味鲜。还有一种烤包子叫"果西格吉德"(疙瘩包子),这种包子的皮要加酵面,用淡水和面,擀成硬皮,馅既可用羊肉也可用牛肉,其他原料和烤包子一样。这种包子呈圆形,馅很多,味道很香。还有一种叫"桑布尔萨"的油炸包子,其馅的原料和其他包子相似,不过要事先在锅里炒一下,然后再用。这种包子形似饺子,用花边刀压边,也有用手工捏成花纹,做工十分讲究。这种包子除了招待客人外,还作礼品,在红白喜事时,相互馈赠,其风味为烤包子之首。 新疆民俗风味小吃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撰,其风味可以同北京烤鸭媲美,维吾尔语 ![]() 羊烤好后,放在餐车上,系上红色头结,嘴里含上芹菜或香菜,犹如一只活羊卧着吃草。那被烤得黄里透油的光泽,那味香扑鼻的诱惑,以及那动人的艺术造型,顿时会使人垂涎欲滴,食欲大增。可以自己动手用刀削下来吃,也可以请服务员切好后送上来吃。南疆的巴扎上哪里有烤全羊出售,哪里就是生意最兴隆的地方。 ![]()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,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。烤羊肉串,维吾尔语称之为"喀瓦甫",是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小吃。其做法是: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,肥瘦搭配地穿在细铁钎上,放在长形的烤羊肉串炉上烤,然后撒些辣子面、精盐和孜然粉,数分钟即熟。其色焦黄、油亮,味道微辣,不腻不膻,鲜嫩可口。 在新疆无论到哪里都有烤羊肉串。库车有一种"米特尔喀瓦甫"(一米长的羊肉串),这种巨型羊肉串,吃起来才过瘾,吃上2-3串,即可饱肚。 库车汤面 库车有种汤面,风味独特,工艺讲究,吃了使人难忘。原料主要有:面粉、羊肉、鸡蛋、菠菜、羊尾油、肉汤、花椒粉、葱、蒜泥、清油、醋、辣椒油等。做法:选用新鲜羊肉煮汤备用。把拉成细如丝的面盛在碗里,放上葱花、菠菜,用肉汤烫面,加蒜泥、放熟羊肉片,蛋丝加肉汤,淋醋和辣椒油,再撒些胡椒粉即成。讲究的还在面里窝个荷包蛋,其味更佳。 拉条子 拉条子用上好面粉和面,拉制而成,呈圆条状,由此而得名。它柔韧细长,圆润滑爽,吃起来别具风味,做拉条子的关键是掌握好和面和拉制两个环节。和面时用盐水,盐要放得适量,恰到好处,面要和得软一些为宜,揉透场好。饭馆里,都是大把拉制,技术娴熟的厨师一把可拉十几公斤。只见面团在他手里晃来晃去,瞬间,一把把面团变成宛若银丝的拉条子。在新疆,拉条子也是群众喜欢的面食。 米肠子和面肺子 ![]() 做法是:将羊肺和羊大肠洗净,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,呈糊状加油和盐,灌入面肺内,然后扎紧气管,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。米肠子是用切碎的羊肝、羊心、羊肠油劝口胡椒粉、孜然粉、精盐拌入大米,用水煮,待半熟时,在肠中扎眼使之漏气,煮一小时即熟。这种小吃做工细,味道香,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。主人常用这种小吃招待客人。 纳仁 纳仁是新疆牧区的一种佳肴,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。这种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。做法是:把羊宰杀后,去其五脏,把羊肉切成大块,一般按腿、肋骨、胸等部位分块,放在凉水锅里开始加热,煮沸后,撇去血沫。一般两个小时即可煮熟。汤肉放盐、洋葱。肉取出后,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是面片,捞出盛盘,把面片放在盘底,块肉放在上面,肉用小刀切碎后同面拌在一起,并撒些辣子面、洋葱末等调味品,然后用手抓着吃,这就是手抓羊肉面。吃完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,主人还要请客人喝碗原汁汤,以达到"原汤化原食"的目的。吃这种饭有许多讲究,特别是在牧区,反映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。 奶茶 奶茶的原料是茶、牛奶或羊奶。不同的民族,不同地区,所选用的茶叶和制作的方法各有差异,例如,哈萨克族喜欢喝米心茶,蒙古族喜欢喝青砖茶(又称黑砖茶),而维吾尔、锡伯、塔塔尔等民族则喜欢喝伏砖茶。无论什么茶,经他们配上奶子,烧制成奶茶,都具有诱人的芳香和可口的味道。奶茶的一般做法是:先将砖茶捣碎,放入铜壶或水锅中煮,茶烧开后,加入鲜奶,沸时不断用勺扬茶,直到茶乳充分交融,除去茶叶,加盐即成。但也有不加盐的,只将盐放在身边,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加盐。 帕尔木丁 帕尔木丁是维吾尔的风味食品,在馕坑里烤制而成,其色泽黄亮,味美可口。原料有:面粉、新鲜肥羊肉、炼好的羊油、洋葱、鸡蛋、盐、孜然粉、胡椒粉等。做法是:先用鸡蛋和盐水和面,并擀成圆形。馅用羊肉丁、羊油丁、洋葱拌匀,放盐、胡椒粉、孜然粉等佐料。将馅包在皮中,包成马鞍型,贴在馕坑中烤,约20多分钟即熟。烤熟的帕尔木丁表面再涂些炼好的羊油,使其油亮生辉,味道更加鲜美。 酸奶子 是一种发酵的乳制品,极受维吾尔人喜爱。不论春夏秋冬,不论男女老少,对酸奶子一往情深,视为离不开的家常饮料。酸奶子如此备受青睐,自有它的魅力。它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(羊)奶。它含有多种乳酸、乳糖、氨基酸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酶等。它所含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,比大米、白面、肉类都高。其作用也十分广泛,也很神奇。胃病患者喝了它,可促进胃酸分泌,食后非但不气胀、腹泻,反而通气,消食。酸奶子对高血压、冠心病,可收防治之效。其中所含的乳清酶等能抑制胆固醇。有人通过试验观察到,每日饮700毫升酸奶子,一周后,可使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。经常饮用,可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。从外国专家研究的资料看,喜食酸奶子的维吾尔人血中胆固醇的浓度多为130毫克%,远比一般美国人240毫克%的水平低。 香馕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,古代称为"胡饼"、"炉饼"。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,多为发酵的面,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。馕大都呈圆形,最大的馕叫"艾曼克"馕,中间薄,边沿略厚,中央戳有许多花纹,直径足有40-50厘米。这种馕大的要1-2公斤面粉,被称为馕中之王。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,叫"托喀西"馕,厚约1厘米多,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,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,厚约5-6厘米,中间有一个洞的"格吉德"馕,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。馕的花样也很多,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。除了面粉外,芝麻、洋葱、鸡蛋、清油、酥油、牛奶、糖、盐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。在做"托喀西"馕和其他馕时,不仅要放油、蛋、糖等原料,还要在表面上撒些"斯亚旦"(黑草籽,很像黑芝麻),这种馕不仅味道好,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。所以维吾尔族人出差,上远路都带这种馕,喝点茶水,吃些"托喀西"馕马上可以充饥,这真是一种理想的方便餐。 未完待续: |
欢迎光临 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(http://xzgly.com/bbs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