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台湾中部西海岸,人口仅有八万的鹿港小镇,伴随罗大佑那首耳熟能详的《鹿港小镇》而早已名声在外。而那句“一府二鹿三艋舺”的说法,也印证了鹿港在文化与商业方面不可小视的地位。这个靠海的地方,渔村遍布,民风古朴,至今仍散发着浓厚的台湾本土风情。
相传早期的鹿港曾是鹿群聚集之处,加上港阔水深,因而得名。鹿港原本是河港,后来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,加上先天河砂淤积问题日渐严重,最后终成废港。交通要道改变,繁盛景象早已步入历史,却也相对成为台湾古迹保留得最完整的城镇。如今的鹿港,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,印证了当年的盛况,而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,也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,有着“繁华犹似小泉州”的美名。
明末清初,泉州一带的大陆先民从鹿港泊舟登岸,开始他们的创业历程。随后的鹿港,商贾云集,人文荟萃,渐渐成为台湾中部地区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的枢纽,成为仅次于府城台南的第二大城市。因为先辈多为泉州等地的移民[微博],今天的鹿港处处可以领略闽风的痕迹。
漫步在红砖铺就的鹿港老街,家家户户门口雨伞灯高悬,一路遇到很多“古早味”招牌,高低错落的小楼,保存着当年的繁华,传递着古色古香的传统气息。红砖墙、木窗棂、红灯笼,无论是清晨幽静的古街还是夜晚氤氲灯火下的老街,都流露着浓郁的怀旧气息。自在骑行其间,仿佛时空交错了。
走到古街中部,突遇一口一半的井,就是地图上显示的半边井了。半边井其实是完整的一口井,只是被一道墙隔成两半。在墙内的一半,是提供给自己人使用的。至于露在墙外面的那一半,则是供给没有能力凿井的人自由汲水取用。可见鹿港当时的纯朴民风与浓浓的人情味。如今此井虽已封掉,但是依旧可想象前人的善情雅意。
非节假日的鹿港老街,店铺到了十点才依稀开了几家,不过却家家都是精品。
质朴的陶土经由手的塑造、火的炙烤,幻化为独特美丽又实用的小物件,不得不收入囊中。
郑兴珍饼铺家造型精致颜色丰富名字特别的凤眼糕,保留了鹿港糕点祖师爷郑槌的独门绝技,金字招牌,入口即化,传递着美味,也传承着鹿港的文化
晒在阳光下呈现金黄色的乌鱼子,也是手工古法制作的。鹿港人说要吃乌鱼不穿裤,当时穷人为了吃乌鱼,连裤子都卖掉了,可见多美味。
心灵手巧的艺术家用水彩的方式将鹿港的风情绘于扇面之上,在古香古色的店铺中期待着作品的完成,真是赏心悦目的事情。
走完老街,骑行去那让人匪夷所思的摸乳巷,才明白原来之所以叫摸乳巷,是因为当地居民为了阻挡强劲海风侵袭所以把房屋的间距尽量缩小,于是便成就了这样一条最窄处不足70公分的小巷子。巷子窄到男生女生对面走过去,只能擦身而过,所以用摸乳巷来形容那种尴尬的场面真是再传神不过了。
在摸乳巷旁边意外地发现了猫咪数只,让猫咪控的我们欣喜若狂。
夜宿鹿港,不得不推荐复古风情满满的童年往事庄园民宿,无限创意及古早风味的环境让人一进门就感受到无限童趣。店主是个五年级生,开了10年画廊&古董店,又开了10年怀旧餐厅,最终用20几年的收藏品打造了这个50-60年代的怀旧时空。免费的wifi和脚踏车,满足不同人数需求的各式主题房,一起来还原失落的生活记忆吧。
最爱这里被布置成铁路环境的主题餐厅,喝上一杯冰镇柳橙汁,被满墙壁老电影海报、旧广告招牌包围,听着留声机里的怀旧音乐,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归到那个年代。
欢迎光临 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(http://xzgly.com/bbs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