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712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乐山大佛旅游专题

[复制链接]

101

主题

350

帖子

3176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176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10-27 12:57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sccd7788 于 2015-10-27 13:06 编辑

      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,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,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,绵延千年,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,也是长江流域的佛教发源地。在30公里范围内,佛海绵绵,既有世界上最高的弥勒座佛,又有普照四面的普贤金佛,还有亚洲最大的十方丛林---大佛禅院,具有世界的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。
    它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,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,面对岷江、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,造型庄严,虽经千年风霜,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。又名凌云大佛。
    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,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,有“山是一尊佛,佛是一座山”的称誉。大佛为弥勒倚坐像,坐东向西,面相端庄,通高71米,是世界最高的大佛。大佛头长14.7米,头宽10米,肩宽24米,耳长7米,耳内可并立二人,脚背宽8.5米,可坐百余人,素有“佛是一座山,山是一尊佛”之称。雕刻细致,线条流畅,身躯比例匀称,气势恢宏,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。
  乐山大佛古称“弥勒大像”、“嘉定大佛”,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。当时,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,水流直冲凌云山脚,势不可挡,洪水季节水势更猛,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。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,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,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,二借佛力镇水。海通募集20年,筹得一笔款项,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,海通怒斥:“目可自剜,佛财难得!”遂“自抉其目,捧盘致之”。海通去世后,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,征集工匠,继续开凿,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,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。佛座南北的两壁上,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,其中亦不乏佳作。
 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,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,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,第4层、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,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,远望看不出。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,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。两耳背后靠山崖处,有洞穴左右相通;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,但互未凿通,孔壁湿润,底部积水,洞口不断有水淌出,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。这些水沟和洞穴,组成了科学的排水、隔湿和通风系统,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。
 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。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。洞里面装着废铁、破旧铅皮、砖头等。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,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,以免日晒雨淋。从大佛棱、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,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。宋代重建之,称为“天宁阁”,后遭毁。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,可惜于后来被毁。
  大佛头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,即俗称的大佛寺。寺内有天王殿、大雄殿和藏经楼等三大建筑群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457

主题

2万

帖子

5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首席记者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600

活跃版主人气版主

沙发
发表于 2015-10-27 13:09:26 | 只看该作者
美图欣赏。
本人业余时间涉足汽车行业,拥有海量汽车资源,以惊喜价服务会员。电话:15837938950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1

主题

350

帖子

3176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176
QQ
板凳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0-27 15:03:41 | 只看该作者
呵呵呵呵呵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( 豫ICP备14000022号-1 )

GMT+8, 2024-6-16 01:38 , Processed in 0.07026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