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20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广西巴马“长寿之乡”命名者:巴马失败 再也不想去了

[复制链接]

465

主题

2万

帖子

5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首席记者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659

活跃版主人气版主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4-8 10:15:1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如今的坡月村更像是混凝土森林。潘琦/CFP

原标题:留住巴马

在广西西北的群山里,一湾盘阳河的清流自山间洞窟而来,左折右拐地穿梭于田塬之间,滋养了“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”——巴马。

近些年,作为“世界长寿之乡”的巴马,缔造了“养生传奇”。游客、养生者纷至沓来,千百年来的宁静被惊扰,生态环境遭遇极大挑战。“要避免巴马成为第二个凤凰古城!”有专家呼吁

盛名之下的困境

截至2010年1月,巴马健在的百岁老人共有82人,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31人,这已经是国际长寿标准的4倍多!从20世纪50年代起,国内外科学家就纷纷前来探秘,现年86岁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就曾9次到巴马考察。

真正让巴马开始声名远扬的,是在1991年举行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上,巴马被宣布为继前苏联高加索、巴基斯坦罕萨、厄瓜多尔比尔班巴、中国新疆南疆一带之后的世界第5个长寿之乡。之后3年,“长寿巴马”蝉联国际自然医学会的年会主题。以巴马为研究基地,国际自然医学会发表的报告和论文达数百万字之多。

着迷于此的不只是科学家。媒体的宣传更加激发了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强烈渴求,竞相前往巴马。

来自上海的何东子就是其中一员。何东子回忆,他和妻子首次来到巴马时,外地人并不是很多。他与妻子每日饮清泉、赏青山、逛洞窟、扶修竹,好不自在。何东子与妻子商量,“下半辈子就住在这儿”。他一口气往屯里交了20年的房租。可不久,何东子就发现,整个村屯开始喧闹起来。

不少养生者每年都固定来巴马长住上一段时间,成了“候鸟人”。数据显示,2006年,巴马旅游接待人数为11万人次,7年后的2013年,这一数字飙升至263万人次,创造了广西旅游史上的“巴马现象”!

大量人口的涌入,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。建设混乱、环境污染、配套不足等问题,让寿乡的生态有了被刺伤的阵痛。“巴马的水不如从前啦。”当地人告诉记者,十几年前,县城巴马河的水是可以进去游泳的,如今看着便觉得脏;盘阳河的水,以前是可以直接饮用的,现在已经不敢喝了。

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伸对门,不敢楼边过,恐怕砸到人。”有人用此诗戏谑核心景区坡月村的楼房乱象。放眼望去,除了一排排路边摊,店面的玻璃窗上都贴满了中药保健品、器械与长寿食品的广告。清凉的空气里开始弥漫着熏人的商业气息。

巴马县副县长、公安局长蓝善柏坦陈:“坡月以前只是个几百人的小村屯,短时间内涌来几万的外来常住人口,资源、环境、管理等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,我每月至少要到坡月督察两次。”

巴马县旅游局副局长黄必锋告诉记者,近几年旅游人次井喷增长,基础配套设施的确跟不上发展的快节奏。他认为,盘阳河水质的变化,主要是因为常住在沿盘阳河岸的“候鸟人口”增加后,排放的废水所致。

更致命的是,“候鸟人”和游客的涌入,正在快速改变着村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:百岁长寿老人成了“景点”,告别了过去习惯了的劳作,每天坐在门前,等着游客前来合影,送上长寿红包;当地物价和景区票价一涨再涨;商贩兜售着各色“长寿药”……

“宁静与祥和被打破了,憨厚朴实的民风变质了。”一位来此居住的休养者略带伤感地说。就连22年前亲自将巴马送上“世界长寿之乡”席位的森下敬一也叹息说:“再也不想去了。”在国内举行的某次研讨会上,他直称巴马是“失败的案例”。

真正的长寿“密钥”

在巴马,无论是养病养生的“候鸟人”,还是赏景散心的游客,心里都藏着一个心思——从巴马一连串的长寿密码中得到有价值的“密钥”,打开长寿之门。

3年前,记者在巴马采访时,见过当时已有114岁的黄卜新和107岁的黄妈干,两位老人思维清晰、动作敏捷。据了解,巴马86%的百岁老人一生没有到医院看过病,当地人几乎没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,更没有人患癌症。

陈进超是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,他认为,巴马长寿的因素有五大类:宜人的生态环境、和谐的社会环境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合理的膳食结构、优质的遗传基因。

巴马地处亚热带与热带的地理分界上,同时也是海洋气候与高原气候的交汇区,气候宜人。巴马空气清新,几个主要长寿村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1万~1.5万个。

巴马喀斯特地貌位于高原的断裂之处,有很多地下水从地壳断裂之处冒出来,这些水含有丰富的硒、镁、锰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。其次,巴马的水为天然弱碱性水,PH值一般在7.2~8.5之间,接近人体的PH值7.35~7.45,且为纯天然小分子团。中科院院士姚鼎山教授测得巴马水小分子团指标为64Hz~83Hz,极易进入人体细胞膜被人体吸收,可以改善生化作用,增强酶的活性,这也是一些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来巴马比较容易治愈的重要原因。

巴马有一条断裂带,直接切过地球地幔层。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,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.25高斯,而巴马的地磁高达0.58高斯,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。有科学考证,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,身体发育好,血清清洁且循环好,心脑血管发病率低,身体免疫力高,能协调脑电磁波,提高人的睡眠质量。

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巴马民风淳厚,人们与世无争,心态平和,生活简单。长寿老人习惯早睡早起,一生都坚持劳动,劳动强度适中。饮食也很简单,以玉米粥和蔬菜为主,常吃火麻油、茶油、南瓜、白薯等富有营养的有机食品。这些食物粗糙、能量不高,不会造成营养过剩。

清朝两位皇帝曾写诗赠匾给巴马长寿老人,前有嘉庆题诗曰“烟霞养性同彭祖,道德传心问才聃”,后有光绪匾文曰“惟仁者寿”。烟霞养性、道德传心、惟仁者寿,寥寥数语透析了长寿巴马的“文化精髓”。

对于来巴马养生祛病的人们而言,巴马的真正意义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远见的生活方式,引领人们重新认识自然,与自然平等对话、与自己内心对话、与社会对话,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、更加有意义。

在巴马,有个专由“候鸟人”组建起来的“蓝色纽带”公益之家。记者一进屋,就看见两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戴着眼镜围着电脑,比画个不停。她俩正在整理她们给巴马贫困山区的孩子送书籍、衣物时拍的照片。只见照片中的老头儿老太们,肩背手提着一袋袋的东西,有的还拄着拐杖,小心翼翼地走在布满巨石的山路上。老太太告诉记者,那一段路5公里,车子已经进不去了,大家只能步行。

“蓝色纽带”负责人崔学东告诉记者,他们当中好多都是癌症患者,包括他自己,他们组织的活动包括募捐、环保、互助。每周二、四、六,他们还会组织志愿者在旷野中歌唱,他说:“大家真的是用灵魂在歌唱,以此来战胜心中的恐惧。”

记者了解到,“蓝色纽带”组织成立两年后,志愿者发展到1000多名,做了很多有益的事,挽救过13个人的生命。生命的长度,有时候并不是以活着的时间来评判,而是以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为标准。这样想着的时候,他们的心态一定和巴马的长寿老人一样,很平和了。

让长寿之乡“长寿”

2013年6月,广西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,构建以桂林、北部湾、巴马为核心的国际旅游“金三角”,重点扶持巴马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,巴马提供给人们的关于生命的启示、弯路之后的成败得失,对于今天巴马自身的发展来说,同样弥足珍贵。

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长寿文化以及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的巴马,千百年来,一直都保持着人与自然界之间微妙的生态平衡。打破任何一环,都可能使自己“折寿”。

巴马经济基础薄弱,2010年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。全县基础设施落后,未通高速公路,近六成行政村未通水泥路,45个自然村未通电;贫困人口多,贫困面广。近些年来,发展旅游经济虽然带动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GDP,但过度过急的旅游开发,又使这个数百年来养在深闺之中的“俏姑娘”,容颜渐显憔悴。有专家指出,对今天的巴马来说,要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受损的困局,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。

巴马必须破解这一难题。

“不打扰或者少打扰,就是最好的保护。”一位关注巴马的资深媒体人的提醒,无疑值得重视。

“如果巴马发展到了到处都是人,到处都是房子,污水横流的地步,那么巴马作为长寿之乡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没有了。”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巴马调研时,告诫当地党委政府,“生态环保是巴马的生命。对巴马,我们不看重GDP,在经济增长上不给太大压力,而是看重生态环保建设,看旅游业比重,看服务业发展,看百姓收入提高。”

为了既减轻巴马的环境压力,又可以与周边县区产生集群效应,2013年9月,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制定的《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》提出,以巴马为中心区域,将巴马、东兰、凤山、天峨、都安、大化打造成以养生度假、生态休闲、文化体验为主题功能的国家生态旅游基地。这一规划的出台,对于巴马的可持续发展,无疑多了一层保障。

“结合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发展定位,巴马旅游开发必须强化保护意识,坚持先规划后开发、先保护后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。”巴马县委书记奉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生态环境保护永远第一,基础设施建设第二,最后才是长寿食品的加工。”

记者了解到,在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中,巴马忍痛关停了淀粉厂、冶炼厂等一批污染大户,对23家企业进行重点整改整治,责令关闭1家、停产整改1家、限期整改17家、搬迁4家,同时严格禁止带有污染性质的企业进入巴马。

有舍才有得。目前,盘阳河两岸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会产生污染的企业。“损失的都是传统工业,而旅游业、长寿食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。”巴马县县长蓝飞宁欣慰地说,2013年,巴马实现旅游收入25.3亿元。饮用水、长寿食品加工业产值均逆势实现两位数增长,成为财政增长、群众增收的动力源。


针对河流污染加重、违章建筑增多的问题,当地政府也正在谨慎而务实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逐步解决。巴马发改局卢丽梅局长告诉记者,为了解决当前“候鸟人”增多给村镇带来的环境问题,乡镇的固体垃圾全部被运往县城附近一个投资了5000万元的垃圾填埋场,全县两个大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始动工,预计年底就可完工。

更加利好的消息是,《广西盘阳河流域开发保护条例》有望在今年通过广西人大的审议,上升为省级条例,目前对违法占地、违法建设方面的督促工作也在增强。岸边的速生桉树林也将换种成能含蓄水源的绿化树。

保护生态的务实措施,也成为“生态发展”的有力举措。奉海峰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,巴马目前还在加大饮用水的生产建设,力争在“十二五”末,把水产业做到200万~300万吨的规模,产值100亿元。

“美丽巴马”建设,永远在路上。(来源:光明日报        作者:刘昆)


本人业余时间涉足汽车行业,拥有海量汽车资源,以惊喜价服务会员。电话:15837938950.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( 豫ICP备14000022号-1 )

GMT+8, 2024-11-25 05:36 , Processed in 0.06559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