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570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最靠谱的洛阳八大景,您知道吗?

[复制链接]

465

主题

2万

帖子

5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首席记者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659

活跃版主人气版主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4-18 07:30:1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十三朝古都的洛阳,自古以来就有数不清的美景。洛阳八大景是洛阳的软文化,是洛阳人热爱地方风物的见证——龙门山色、马寺钟声、金谷春晴、洛浦秋风、天津晓月、铜驼暮雨、邙山晚眺、平泉朝游,这八景之中有绝美的风景,有深厚的文化积淀,有动人的历史故事。

龙门山色

  龙门山色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首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:“洛都之郊,山水之胜,龙门首焉。”其实龙门山色的“色”中,包含着更为复杂的成分,既包含着龙门石窟和十万造像,还包含着香山寺和伊水中流等等,有了这些景致为龙门增色,龙门山色才显得更加美丽。所以,龙门山的色调,是丰富多彩的。

  天下山色之美,有各种类型,有各种风格,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美可供我们欣赏:一是险峻之美,如华山,悬崖危耸,壁立千仞;二是秀丽之美,如峨眉山,茂林修竹,清俊如少女;三是雄浑之美,如泰山,绵延数百里,连山到海宇,壮丽无比;四是奇绝之美,如黄山,云海奇绝,松柏奇绝,石头奇绝,都是叫绝天下而别处所没有的;五是绮丽之美,这就是我们的龙门山了,就像一幅山水画,真是要山有山,要水有水,要寺院有寺院。而且这水,并不是绕山打转转的小溪水,而是一头撞开龙门的滔滔河水,澎湃激荡,碧波连连,有声有色。

  唐宋以来,文人墨客在欣赏龙门山色时,留下诗篇无数。韦应物是从“缺口”也就是“伊阙”的角度来看龙门的,他写道:“凿山导伊流,中断若天辟。都门遥相望,佳气生朝夕。”他在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,说龙门山“缺口”的形成,并非出自天然,而是因为大禹治水,凿龙门,辟伊阙,平息水患,使百姓安居。所以是“凿山导伊流,中断若天辟”。他又说:“山水本自佳,游人已忘虑。碧泉更幽绝,赏爱未能去。”讲的是游人一旦来到龙门,看到这里的绝佳山水,就忘却了一切烦恼,久久不忍离去。

  白居易观赏龙门山色,总是从龙门东山或伊河东岸起句:“东岸菊丛西岸柳,柳阴烟合菊花开。一条秋水琉璃色,阔狭才容小舫回。”注意:白居易在这里根本没有提到山色,他写了花,写了树,接下来集中精力写水,而且说水是“琉璃色”,很透明。他没有提山色,是因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秋天,也许是深秋吧,树木的叶子已经枯黄,所以不加渲染了。另外,从来观赏山色,都要包括山中之物,什么山呀,树呀,花呀,草呀,都是山色的一部分,甚至连那深山古寺、挑水的和尚、进香的香客,也都是山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呢。

  刘长卿来龙门,是什么都看的,也是什么都写的。他写道:“伊水摇镜光,纤鳞如不隔。千龛道傍古,一鸟沙上白。何事还山云?能留向城客。”他不但写伊水,而且写佛龛,写沙滩上的鸟,写山上的白云,最后还发出一番感慨。可见古人观山景,各有各的角度,各有各的体验。

  站在龙门的最高处来看吧!它自西向东逶迤着,渐渐走出了我们的视野,且不去看它。我们只管看眼前的松柏,枝叶茂密而富有生机,是龙门山永不落伍的发型;而松柏下面的乱石,不是面目狰狞的那种,也不是犬牙交错的那种,这种岩石可以雕刻出庄严的佛像;再看那远山的林带,树种多是松柏,却并不单调,在冬天也还是青青的,一棵棵挺立着,就像龙门山的值勤卫士一样。所有的晴天,都是为龙门山色铺设阳光的,有照相机你就狠狠地照吧,包管美景尽收;所有的大雾天,都是为龙门山色增加朦胧的,大雾如轻纱,模模糊糊,景致更美;所有的下雨天,都是来滋润龙门山色的,若是春雨,绵绵如织,你就冒雨赏景吧,若是暴雨倾盆,你就看那伊河水面吧,雨珠砸到河面上,乱溅乱飞,沸腾了一河的水;所有的下雪天,都是为龙门山色增添浪漫的,那飞舞的雪花,把山的静美化为动感之美,龙门山的缺口这时也被雪花拉起了帷幕。雪后,龙门山只剩下两种颜色:绿和白,绿色是水,白色是雪。游客的心里也只剩下两个字:简洁,简单的是心情,洁净的是灵魂。

  龙门山色,竟是如此简洁,又是如此丰富。

 马寺钟声
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在洛阳八大景中,马寺钟声也许是最另类的一个,它没有风景可以描写,只有声音让我们倾听。

  这钟声,激越、磅礴、雄浑、嘹亮,它的余音在我的耳畔掠过,犹如历史深处传来的一声叹息,又如时代列车擦身而过的轰鸣。每个人听到这钟声的时候,都不会无动于衷。

  这是一口令人敬畏的大钟,它诞生在岁月的另一端,离现在已经有四个半世纪了,它是明代铸钟技术的一个索引和结晶。当时国力强盛,郑和已经率船队下西洋,冶金、铸造、力学、声学等学科发达,为这口钟的问世创造了条件。

  工匠们在铸造这口钟的时候,采用了明代常用的工艺:在地上挖好深坑,按设计好的大钟模型,分节制出供铸造使用的外范,然后经低温阴干,焙烧成陶器,再制出大钟的内范。当陶质外圈依次对接的时候,浑然一体的大钟外范便拼装而成。

  这些必须得做到天衣无缝,若有纤毫之隙,就会顺缝“跑火”,招致全盘失败。为了承受浇铸的压力并确保足够的强度,外范四周要用泥土填满并层层夯实。当蓄满炉膛的万斛金汤奔泻而出之时,这口大钟的灵魂便开始舞蹈,大钟在火光之中诞生了。遥想当年铸造这口钟的情景,哪里是作坊式的生产场景,分明已经有了近代工业的气概和雏形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白马寺在当代最隆重的鸣钟仪式,不是在春节进行,而是在元旦进行。阳历每年12月的最后一个夜晚,洛阳城内的文化活动中心就会移到城东的白马寺。市领导、佛教界人士、文化界人士和新闻记者以及方圆左近的百姓,都来这里聆听新年钟声。

  钟楼在白马寺的东南角。与钟楼相对应的是西南角的鼓楼。西楼架鼓,东楼悬钟,“晨钟暮鼓”便成了平日里的“对台戏”。而新年钟声,每年只响起这一次,仪式庄严而隆重。

  马寺钟声,在迎接新年的时候必须响108下。

  史料上说,马寺钟声非常有名,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官方寺院,由于是“释源”和“祖庭”,所以马寺钟声的分量很重,内涵很丰富,声音很动听,不唯古人喜欢,今人也喜欢;不唯中国人喜欢,外国人也喜欢。在现场,我看到有韩国和日本游客,他们都肃立在那里聆听钟声。

  新年钟声每隔10秒钟响一声,到新年的零时,正好响了108声,代表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、二十四节气、七十二节候,时时刻刻吉祥如意。在钟声响起的间隙里,你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白马寺广场的彩旗和灯火,在钟声未响起之前,似乎是营造气氛的主角,彩旗招展,灯火璀璨。但只要钟声一响,全场的主角就是那口大钟了,仿佛满世界就只有钟声了,一切都让位给钟声,一切都聆听着钟声,数百年的流连与传递,带着神秘和历史的沧桑,真是很有韵味。

  马寺钟声的韵味,来自于大钟钟壁厚度的变化。钟壁厚薄的合理分配,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。厚厚的钟唇是高音的主要震源,钟腰厚度的变化则送出了分音。重达几千公斤的大钟,要比小钟的音质好得多,只要重重地撞击一次,钟声就能持续几分钟。最后绕梁不绝的是余音,是最低的基音,正是这种嗡嗡声,蕴含着韵味,传递着庄严。

金谷春晴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到雅致一些的饭店吃饭,常会看到饭店的包间以“洛阳八大景”命名,金谷春晴赫然其中,看起来一片明媚,引得食客的心情也灿烂起来。

  是的,金谷春晴应该是明媚的,单从它的名字上理解,便可想象其光华无限。然而,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,金谷春晴这四个字总是掺杂着不绝如缕的伤感。譬如唐代诗人杜牧就曾作诗《金谷园》,满怀惆怅地哀叹:“繁华事散逐香尘,流水无情草自春。日暮东风怨啼鸟,落花犹似坠楼人。”一副春色难入眼、忧愁自上心的模样,以致心胸豁达的白居易不得不意味深长地劝慰“杜牧”们:“莫悲金谷园中月,莫叹天津桥上春。若学多情寻往事,人间何事不伤神?”金谷春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,令文人们如此思之伤神?不急,咱先游览一下金谷春晴的载体——史册中的金谷园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为什么只游览“史册中”的金谷园呢?因为现实中的金谷园早在1000多年前便从人间消失了。记者曾到孟津县送庄镇一带(据考证,这一带是金谷园的遗址)采访,眼前所见唯有残雪枯草。附近的村民打趣道,就连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,也未曾见过真正的金谷园!

  耳闻目睹自然令人沮丧,甚至让人怀疑金谷园是否真的存在过。可回溯历史,金谷春晴这四个字却又分外夺目,不可磨灭。据说金谷园是西晋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区,为当时最有名的私家园林,因金谷河水环流其间而得名。园中山水之秀美,建筑之豪华,连那些皇家园林也盖莫能及。这方面,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潘岳,也就是中国第一美男子潘安应该最有体会。潘岳是“金谷二十四友”(西晋文人社团,包括潘岳、石崇、左思等24人)之一,经常受邀到金谷园游玩。他曾作诗吟咏金谷园:“田溪萦曲阻,峻阪路逶迤。绿池泛淡淡,青柳沼依依。槛泉龙鳞涧,激波画珠栋……”借着潘岳的这首诗,我们可以大致想象一下金谷园的全貌:方圆几十里内,清溪环绕,水声潺潺,鸟鸣啁啾,鱼跃荷塘,奇花异草争香斗艳,亭台楼榭错落有致。及至阳春三月,园内风光更胜,柳丝婀娜,百花吐艳。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要一往情深地赞叹“金谷园中莺乱飞,铜驼陌上好风吹。城东桃李须臾尽,争似垂柳无限时”了。如此绝世美景,哪个不痴迷?谁人不陶醉?金谷春晴理所当然要被文人墨客所推崇,位列“洛阳八大景”了!

 洛浦秋风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早春二月,笔者在洛浦公园漫步,望着柳条上绽出的新绿,听着莺燕呢喃,想从现实的春色之中,努力修改出一幅“秋风图”,无奈总不能如愿。

  不知不觉走到涧西的秋风园,反复念着“秋风”二字,忽有感悟:秋风本就无色无形,我何必执著于它是否具体存在?春风暖,秋风凉,只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感觉,这感觉是可以储存的,是可以转化为深刻而永久的记忆的。“洛阳自古多才子,无人不咏洛阳秋”,这秋,可以是眼下人们感知到的秋,当然也可以是人们记忆中的秋!

  人们记忆中的秋天,多与凋零、萧瑟等悲凉的情状联系在一起,与此情状相应的秋风,似乎总裹挟着“秋风秋雨愁煞人”的凄凉。而我记忆中的洛浦秋风,不仅没有半分肃杀之气,反而清净、缠绵,极其柔美浪漫:

  初秋的傍晚,夕阳西下,彩霞满天,洛水之畔,游人如织。正是有些燥热的时候,秋风来了!它从群山的缝隙中钻出,吹着轻巧悦耳的口哨从人们的耳旁调皮地掠过;它摇了摇岸边的细柳,那柳树的枝叶间悄悄透出了秋的红晕,随风婆娑起舞;它亲了亲洛河的面颊,洛河立刻战栗着身体,泛起了一层一层波纹,那波纹一圈一圈地漾开去、漾开去,漩涡里盛满了甜蜜,恰如洛神倾倒众生的笑靥,令人心旷神怡。

  洛浦秋风个性复杂,既有柔和缠绵的一面,更有清越豪放的一面。在壮阔的历史背景下,洛浦秋风点染出的色彩是斑斓的,有一百个人,就能对这色彩生发出一百种感触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在西周政治家、思想家周公的调色盘上,洛浦秋风是金色的。这位崇尚“敬德保民”儒家学说的领军人物,在辅佐周成王建功之后,曾率领着一群功臣来到洛水之畔,大摆曲水之宴。据说在这场酒宴上,周公发明了一种新的饮酒方式:参与酒宴的人在洛水旁席地而坐,将叫作觞的木制酒具放在洛水中,任它从上游往下游自行漂流。觞在何处羁绊打旋儿,离此处河水最近的人就要饮酒一杯。“滥觞”一词就源于此,它起初寓意江河之源水势甚小,只能浮起小小的酒杯,后来又被借用比喻事物的起源、开端。

  唐代,洛河水量浩大,桃李夹岸,杨柳成阴,芳草鲜美,长桥卧波,帆樯林立,四季风景如画。尤其是到了“金风消夏,半月横秋”的夏秋时节,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。洛浦秋风,就从这诗情画意的背景中跳跃而出,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垂青,跻身“洛阳八大景”之列。在那个时刻,洛浦秋风的姿容光鲜可爱,它掠过洛水的身影中,有着繁华、富贵的矜持。

  凭水临风,怀想先人们逐水而居,在洛水边13次建起了都城,这滔滔的洛河水,曾阅历了多少人世悲欢!古人云:“古今多少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。”其实,要知岁月沉浮,何须如此麻烦?只须到洛水之畔,听听洛浦秋“声”就好了,那柔柔的秋风,自会呈给你经岁月洗礼后的所有真相。

天津晓月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

  天津晓月,是洛阳八大景的第五景。写天津晓月,离不开天津桥。天津桥的位置,有新旧两种说法:旧说它在洛阳桥东不远处,系民间版本;新说它在洛阳桥西100米,为专家所考证。订正遗址属于文物考证,不属于人文解读,在此略去不谈。重要的是,天津晓月历来都像一面镜子,高高地挂在天上,见证着时代变迁,俯视着古都兴衰。

  世事沧桑,恍惚千年,天津桥上走过了多少个王朝。

  这座桥,原是一座浮桥,首先在这座桥上栖息的,是一个疲惫而短命的王朝——隋朝。

  隋炀帝大业元年,也就是公元605年,隋炀帝杨广强行把他父亲的龙椅塞到自己的屁股底下,并迁都洛阳。那时的洛阳,楼阁虽然破旧,榆柳虽然萧疏,却不失帝都的气派,悠悠洛水穿城过,襟怀之内有人烟。

  为重建洛阳,隋炀帝在汉魏故城以西9公里处重新选址,每月役使200万工匠昼夜施工,短短10个月就建起了洛阳新城。新城南跨洛河,面朝伊阙,西临涧水,巨大的身躯安卧在邙山脚下。为了区别西京长安,洛阳新城故称“东京”,很快又改为“东都”。

  设计新城的杨素和宇文恺,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特别注意洛河点缀城区的作用,认为洛水就像天上的银河,而洛阳就是天帝的居所“紫微宫”,这样,就必须在洛河上再架一座“天津桥”,因为“天津”的原意就是“银河”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那时的洛水,自东向西穿城而过,河上已经有了大大小小几座桥,隋炀帝来了,要再架一座桥,而且是一座别致的大桥,洛阳人自然是欢迎的,就纷纷前来观看。

  只见那大桥是大船一字排开、直达对岸,船与船之间用铁锁链缚连,桥面平整,桥身稳当。桥建成之后,过客穿梭,游客徜徉,好不热闹。

  可惜好景不长,过了12年,李密率领瓦岗军攻打洛阳城,天津桥附近是主战场之一。隋将王世充慌忙迎战李密,大战三场,先胜后败,守城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洛水。打了胜仗的李密干脆再下狠手,最后一把火烧了天津桥。当夜月色月蒙胧,冤魂飘逸,天津桥上的月亮,第一次看到了王朝角逐所带来的惨烈景象。

  这座用大船连成的浮桥,全长500米,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浮桥,为使形体高大的楼船能顺利通过,桥体还可以自由开合,这在我国古代建桥史上是个了不起的创举。桥北端,正好与皇城的端门相对应;桥南端,与长达5公里的定鼎门大街(当时定鼎门在安乐窝之南)相连,南北通衢,一桥相牵,好不气派。

  隋朝命短,不到40年便玩儿完了。大唐盛世,自然要为天津桥“再塑金身”。这次重修,没再采用浮桥的形式,而是在原址上建起了石基桥,称天津桥,又称洛阳桥。桥长三百步,宽二十多步,桥上有四角亭、栏杆、表柱,两端有酒楼,从早到晚,人来车往,熙熙攘攘,至凌晨,晓月当空,成为一景。

平泉朝游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建筑物的命运与其主人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。遥想唐武宗会昌年间,宰相李德裕仕途得意、青云直上,他的私家别墅平泉庄是何等风光!连白居易这样的雅致之人,也以能到庄中游玩为荣。

  由于党派之争,李德裕一朝被贬,平泉庄很快就成了政治死角,即便是东升的旭日,也唤不回它昔日的繁华气象。

  世事无常,青云易散,任凭雨打风吹去!

  平泉朝游的知名度不高,几乎算得上是洛阳八大景中的一个盲点。知道“平泉”意指唐朝宰相李德裕的私家别墅——平泉庄者寥寥,知道平泉庄乃遭“朋党之争”的祸害而衰落者更少。

  李德裕这个人,有眼光,挺会选地方。他把平泉庄藏在一个“去洛城30里”的山窝窝里,距喧嚣很远,离繁华挺近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出洛阳,奔龙门,在一条崎岖的小道上颠簸了半天,走了无数的冤枉路,笔者才摸到了平泉庄的遗址所在地——伊川县梁村沟。但见四周山峦环抱,树木掩映,沾露的春风将整个村子浸润得水雾氤氲。

  运气不错,刚进村,走了没几步,就撞见了平泉寺。寺北有一清池,面积五六十亩;寺门边有一眼泉,水至清,缓缓而流。见到这眼泉,我很兴奋:古书中记载,平泉庄的得名乃因其园中有泉,平泉寺地处平泉庄故址,寺中的这眼泉,是否与平泉庄的泉有关?

  寺里的和尚却摇头不止。他领我走到寺门东边的一个深洞边,往洞内一指,说:洞里的这眼泉才跟平泉庄有渊源。我定睛一瞧,可不是,洞内果然有一泉眼,清澈的泉水正从中汩汩溢出。

  和尚说,此地的泉眼本来有四孔,可惜三孔已枯,只剩下这一眼泉至今流水不断。

  一眼泉激活了整个平泉寺。试想1000多年前,四孔泉眼都往外汩汩冒水,平泉庄的景色该是何等灵秀!宋代张泊在《贾氏谈录》中写道:“平泉庄周围十里,构筑台榭百余所,天下奇花异草,珍松怪石,靡不毕致其间。”由此看来,平泉庄的档次和规模与大名鼎鼎的金谷园有得一拼。这个李德裕,不光有眼力,而且还相当有财力。

  平泉庄是李德裕的名片,更是李德裕的骄傲!

  为了让这处庄园符合自己的要求,李德裕没少花银子,更没少花工夫。他不辞辛苦地到各地进行考察,将庄址定在了泉水叮咚的龙门山南;又到处搜罗珍木怪石、奇花异草,将庄园内的百余处亭台楼榭装点得多姿多彩。

  那时候,平泉庄里有鸣皋山、瀑泉亭、双碧潭、垂钓台、丛竹幽径等景点,“清泉绕舍下,修竹阴庭除;幽径松盖密,小池莲叶初。从来有好鸟,近复跃倏鱼……”真个是世外桃源,人间天堂!

  这样一个顶级庄园,当然得亮出来让大家瞧瞧。李德裕经常邀请自己的一帮好友到平泉庄游玩。

  康骈,唐代诗人,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校书郎,有幸受邀到李相国的别墅一游,结果被平泉庄的豪华和阔气惊呆了,回家后心绪难平,于是写下了《剧谈录》,曰:李相国的庄园真是不得了啊,我在那里见到了一条长二丈五尺的鱼肋骨,上面还刻着字呢!

  白居易走南闯北,见的世面比康骈要多,但面对景美如画的平泉庄,他不但“狂歌箕踞酒樽前,眼不看人面向天”,而且为了平泉庄竟至神思恍惚,甘做“最闲唯有我”的游客,向往“一年四季到平泉”。

  喝醉了倒也不怕,反正平泉庄里有醒酒石,任你烂醉如泥,往醒酒石上一躺,顷刻即醒。可你想想,白居易当时可是河南府尹呀,堂堂河南府尹,甘愿在别人的庄园里如此消磨意志,未免让人笑话。不过,这也正说明了平泉庄的独特魅力。

  到平泉庄游玩,最好是在清晨。那时,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,点点金光漫洒在庄园里,农人扶犁云中走,牧童笛声飞对山,空气是清新的,心情是雀跃的,最可领略田园风光的如梦如幻。

  ——这就是传说中的平泉朝游!白居易没有专门为平泉朝游写诗,但从时人都尊平泉朝游为洛阳一景,不难看出平泉朝游的魅力。

  平泉庄为李德裕挣足了面子,自然成了主人的心头肉。据说,李德裕曾在他所著的《平泉记》中立下家规,告诫子孙:“鬻平泉者非吾子孙也。以平泉一树一石与人者,非佳子弟也。吾百年后,为权势所夺,则以先人所命,泣而告之。”大意是说,谁要是敢卖了平泉庄,就不是我的子孙!谁要是敢把平泉庄里的一树一石送给别人,也不是我的好子孙!我百年之后,如果平泉庄被别人强势夺去,你们可得好好地哀求他,请他手下留情。

  没想到,李德裕的子孙还没来得及“辜负”祖宗的这番嘱托,平泉庄就断送在了李德裕自己手上!

邙山晚眺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

  邙山晚眺能成一景,与邙山是块埋骨的风水宝地没有必然联系。古人上邙山,并非是为了邙山上的墓葬,而是为了看邙山脚下的洛阳城。

  可是,登上邙山远眺,又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忽略脚下的墓葬。山上是沉寂,山下是喧嚣,站在邙山上眺望滚滚红尘,入眼的不单单是美景,也许,还有一些被浮华掩盖的人生真相。

  邙山,好找。天气晴好的日子,站在洛阳城中往北一扭脸,就能看到它那如巨人般横卧的身躯。

  现代人看到这副身躯,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密密麻麻的墓葬,然后是那如蚁穴般相连的小圆洞——盗墓贼“到此一游”留下的痕迹,最后可能会附带着想起邙山晚眺是洛阳八大景之一,也可能压根儿就想不起来。

  可是,看到如今的人们把邙山晚眺的“眺”字省去,只着眼于殡葬宝地——邙山,又总使我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洛阳历史文化专家董高生先生说,有必要让人们知道邙山晚眺的重点是在眺而不是在山,是在眼前而不是在脚下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url("http://photo.lyd.com.cn/images/right.cur"), auto;">

  第一个登上邙山远眺的,是隋炀帝杨广。

  公元605年,隋炀帝初得江山后东巡洛阳。一日,他登临邙山之巅,望见了远处的伊阙,于是问手下的大臣:“这不是龙门吗?先前那些帝王为何不在此处建都?”有个叫苏威的大臣头脑灵活,当即回答:“先帝不是不知道,而是特意为陛下您留的。”这马屁拍到点子上了,此后,隋朝在洛阳建了都。

  隋炀帝登邙山,眺望的是洛阳的地势。这是邙山晚眺的内容之一,但却不是重点。古人登邙山,多数是为了看山下的洛阳城及洛阳城中的景致,是为了发今古之幽思,解人居闹市的闲愁。

  古人很大胆,不仅喜欢在清明节或是重阳节登山,更喜欢在傍晚登临墓葬成群的邙山,他们认为在那个时刻欣赏到的景色是最美的。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一下他们的眼睛“涉猎”到的景象:太阳收敛了它刺目的光芒,火红的晚霞在天边燃烧;远处两山对峙,龙门山色淡然如墨;近处的伊河、洛河、瀍河、涧河波光粼粼,宛如四条长虹凌驾于苍茫的暮色之上。

  暮色越来越浓,城中升起了一缕缕炊烟,一盏灯亮了,紧接着,又一盏灯亮了……很快,万家灯火就点醒了整个洛阳城的夜色,为那数不清的宫殿楼阁和平民里坊圈出了模模糊糊的轮廓。

  正在陶醉之时,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阵似有若无的笙歌,那缥缈的歌声应和着阵阵晚风,愉悦了观景之人的耳朵,抚慰了观景之人的心怀……

  古人是有福气的,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的年代。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工业废水,没有汽车尾气,河水澄澈,空气明净,所以,他们的视野一片开阔;所以,他们眼中的邙山晚眺充满诗情画意,可以当之无愧地位列洛阳八大景。

  看不清远方,那就只好把视线转移到脚下,转到邙山一座又一座墓葬上。

铜驼暮雨
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pointer;">

  笔者是在先人们的追忆中认识“她”的。据说“她”很活泼,很有魅力,“她”那银铃般的笑声,总给人清新、悦耳的美感;“她”又很成熟,很有阅历,曾见证了洛阳城的沧桑巨变。“她”就是铜驼暮雨——铜驼巷里的黄昏细雨,是洛阳八大景中我最向往的一景。我喜欢“她”身上那种湿漉漉的美感,喜欢“她”营造的那种通透清新的意境。

  听说了我对“她”的仰慕,洛阳市民俗文化专家董高生先生指引我到瀍河回族区寻“她”。他说,“她”的“老家”就在东关大街北边的东通巷附近,1000多年前,“她”就是在此处被世人所认知并喜爱的。

  可是我没能找到“她”。时间太久了,岁月的烟尘已湮没了“她”手中所“牵”的那两尊铜驼,“她”已改变了模样。那一条条四平八稳的现代街巷,不再有“她”清新绵长的体香;唯有一帘细雨,模模糊糊地勾勒着“她”往日的倩影……

  那是隋唐时期洛阳城东北隅的一条街巷。街巷的两头,各有一尊铸造精美的铜驼,昂首引颈,似在审视尘世沧桑,因此那时人们叫这条街巷为铜驼陌—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铜驼巷。铜驼巷南临洛水,西傍河,桃李夹巷,垂柳成行,红砖碧瓦,相映成趣。每到阳春三月,这里桃花点点,蝴蝶翩翩,柳丝袅袅,景色分外妖娆。

>" style="max-width: 800px; cursor: pointer;">

 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背景中,“她”袅袅婷婷地走出来了:黄昏时分,西下的斜阳染红了河边的垂柳,铜驼巷家家院中繁花盛开,清香沁人。忽然,纷纷扬扬的细雨从天而降,它们似银针,如牛毛,在半空中织成蒙目龙的雨幕。那雨幕就像一个乳白色的梦,滤去了俗世的悲欢,将整个铜驼巷拥在怀中,使身临其境的人们神清气爽,不由得沉醉、沉醉……

  这就是“她”——铜驼暮雨留给世人的印象。

 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街巷,哪条街巷不曾经历过黄昏细雨?铜驼不贵重,暮雨亦不少见,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,就成了独一无二的稀世盛景。铜驼暮雨所包容的一切,注定了“她”无与伦比的内涵及魅力!

 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,一条街巷能够阅尽乾坤。铜驼暮雨的耐人寻味,不单在于它那优美动人的景色,更在于它用自己默默的坚守,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。1000多年里,洛阳城几度盛衰的秘密,被锁进了这条深深的铜驼巷。 




本人业余时间涉足汽车行业,拥有海量汽车资源,以惊喜价服务会员。电话:15837938950.

27

主题

248

帖子

892

积分

技师摄影师

Rank: 4

积分
892
沙发
发表于 2017-4-24 21:54:13 | 只看该作者
洛阳八大景,拍摄精彩,介绍详细,图文并茂,好贴!非常欣赏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旅游摄影艺术网 ( 豫ICP备14000022号-1 )

GMT+8, 2024-11-25 15:15 , Processed in 0.07163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